Search


上午代表中社參加國中本土語文必修記者會

本土語文,我們常用mot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上午代表中社參加國中本土語文必修記者會

本土語文,我們常用mother language 母語稱之,或者也是所謂的native language 原生語。

現在這一代的孩子應該完全無法理解比我再早一點的時代,在學校裡說母語,是會在身上被掛有羞辱意味的牌子,被施以各種形式的處罰的。

不講古,講現在。

除了某些戲劇是特別用了心,將台語或客語自然的呈現,甚至展現本土語言的優美和俚俗意境之外,我們在主流媒體上看到的本土語言是如何的? 就像男女刻板印象常見的二分法,本土語言和我們所謂的"國語"(正名應為北京語),也有非常明顯的二分法。

戲劇中講台語的通常是流氓、土匪、鄉下沒知識的、沒唸書的、不懂事的;講字正腔圓捲舌北京語的通常是戲劇中的老師、讀書人、好人、有教養的人。 然後常常劇情的演變就是講北京話的人"教化"了講台語的人,改變了其粗鄙;講台語的鄉下粗鄙家庭的女性嫁給講北京話家庭的軍公教男性,然後成為一個正面的價值觀表述。

至於綜藝節目中調侃、羞辱、嘲笑"國語不標準"的演員或藝人,就更屢屢可見了。

我也是小時候受到這樣語言文化霸權影響的一代,一直到發現這其中潛藏的殖民心態,殖民者對於被殖民者的優越感,還有強烈故意的對於本土語言、價值的傷害,才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惡意和暴力。

排擠、漠視甚至羞辱本土語言文化價值,強調充滿封建意味的儒家思想,對等於養育這2300萬人的這片母國、被貶抑被忽略的母語,完全展現了所謂中華文化的父權對土地之母的粗暴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政治走一圈的臨床醫師,斜槓寫作與國際醫療
View all posts